經濟日報 / 記者鍾泓良/台北報導

經濟部統計處昨(23)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4.93,年增11.2%;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36.72,年增11.5%,雙雙創下同月新高及「連21紅」。但因缺料問題比廠商想像中嚴峻,資訊電子工業指數呈現月減,連帶導致10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呈現月減。

統計處說明,由於全球經濟穩定成長,終端需求續強,加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,預估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36.86至139.59,年增約一成。

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,雖然廠商上個月對動向指數的預測趨於正向,代表看好10月表現優於9月,但因電子產業缺料及長短料導致供應鏈不順,顯示製造業缺料問題較廠商想像嚴重。

以主要產業看,電子零組件業指數年增15.7%,因5G、高效能運算等應用需求持續,帶動半導體等相關電子零組件產量續居高檔,但指數月減5.1%。

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指數年增4.8%,因儲存裝置需求續強,以及廠商擴增國內產能,惟行動裝置鏡頭因高階手機訂單縮減而減產,抵銷部分增幅;但與上月比,指數也是月減3.5%。

傳統產業則受惠全球景氣復甦,以及數位轉型驅動廠商設備投資意願,加上終端產品及基建需求持續增溫,帶動機械、上游鋼鐵及塑化原料增產,機械設備業、基本金屬業、化學原材料業的生產指數年增率皆為正成長。

但機械設備業的指數則呈現月減,黃偉傑解釋,因機械設備業製程較長,是以完工比率認列生產,因工項複雜度不同,導致完工比率不同,與缺料無關。